(通讯员 王芳)近日,石家庄市急救中心为了缓解非紧急医疗转运严重占用院前急救资源的问题,邀请有关领导、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业界专家召开“石家庄市急救中心关于尝试设置院前非紧急医疗转运站”的论证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石家庄市非紧急医疗转运业务每年以15-18%的速度递增,2016年市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接警24万余次,出诊8万余次,市区日均出诊220-240次,其中非紧急医疗转运业务日均40余次,约占15.8%;2017年1月份到2月份统计数据显示:接警4万余次,非紧急医疗转运业务1200余次,约占18%。目前,非紧急医疗转运业务由全市28个院前急救站点在满足院前紧急医疗急救的前提下,采取预约排队形式满足部分非紧急医疗转运的社会需求,随着非紧急医疗转运业务需求的增长,不同程度的挤占紧急医疗急救资源,已影响院前急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工作。
石家庄市急救中心将尝试设立院前非紧急医疗服务站点,在明确界定院前紧急医疗(急救业务)和院前非紧急医疗服务(非急救业务服务)范围基础上,在急救业务领域,引入急救优先分级调度机制,开展急救业务的分层救护,优先确保危及生命的急救服务,实现急救业务的精细化运作,保障群众基本急救需求;在非急救业务领域,在院前急救机构内部建立相对独立、专门承接非急救业务的职能部门,同步探索非急救业务的社会化运作,满足市民多元化服务需求,提升急救资源整体利用效率。2017年后,实现急救业务的分层救护和非急救业务的相对剥离,条件成熟时,逐步实现非急救业务的完全剥离。